第一百二十九章 羌乱 部署(1 / 2)

第129章 羌乱 部署

次日天未透亮,院中还挂着几缕未散的露气,地上潮意微凉。

姜义一早便出了村,独自往陇山县赶去。

一来是去看看县里那点薄产。

二来嘛,自是要正经八百地,将李文雅有喜一事,递声知会亲家。

也好让李家老少跟着高兴高兴,图个吉利。

只是等到了李府门前,姜义才觉出些不对劲。

往日这宅子规矩得紧,门前仆役脚步稳丶声气低,来来去去透着股子绵实劲儿。

可今儿个,府门前那几个小厮却一个个脚步匆匆,语声低得像怕惊着谁似的。

眉宇间全没了往常的闲定,反倒添了几分慌张。

姜义站在门口,眉头轻轻一敛,却也没多问,只顺着下人引路往内堂去。

茶盏刚端上来,水气还未凉透,李云逸的脚步声便自廊下响起。

人影还在转角,声音便已抢先一步响起,口口声声道着「怠慢」「失迎」。

可脚下那一连串步子,却看不出有几分从容。

姜义抬眼瞧了他一眼,也不绕圈子,待他落了座,便笑着将文雅有孕的消息轻轻一句带出。

李云逸听了,神色果然缓了几分,那紧绷的眉梢眼角终于松开了些,嘴角也牵起点笑意。

只是那眉心的一道川字,却仍死死杵在那儿,像是钉进了骨子里的心事,拽也拽不动。

姜义看得分明,手中茶盏一转,便顺着话头笑着问了一句:

「看亲家公今日神色仓皇,莫非府中遇着了什麽为难之事?但凡姜家能搭把手的,还请不必见外。」

李云逸闻言,沉默片刻,神色闪了闪,才轻轻叹了一口气。

他将身子微微一倾,语声也压了下去,仿佛怕惊了窗外风:

「原也想着再寻个日子,派人登门报个信,哪知亲家公倒先来了。」

说到这里,他目光略沉,话锋也一顿,才低声续道:

「只怕这陇西郡,近日要起些风浪,不太平咯。」

姜义听得这话,眼角那抹带笑的弧度登时收了去,神情也沉了几分。

李云逸斟了斟字句,这才续声开口:

「亲家公也晓得,我李家与那边羌部做些药材生意,走的是山路,靠的是旧交。这些年下来,多少也养了点耳目。」

「前几日才收到一封山信,说那烧当羌前些时日吞了发零羌,如今合旗整伍,号称要一统羌地。」

「眼下兵锋正盛,动静瞧着不小,怕是真打算往陇西郡这边压了过来。」

姜义虽不混迹军伍,可这些年来,在家中也听小儿讲过几回边地兵事。

发羌丶烧当这些个大部名目,也并不算陌生。

此时听到这一串熟词,心头便不觉一紧。

一念如风过草尖,呼地一晃,没能抓着,却搅得心头微微泛潮。

自家那二郎,这趟公门差使来得突然,归期未明,难不成……便是与这件事脱不了干系?

李云逸却已接了下去,语声不紧不慢,带着几分唏嘘:

「郡里倒还压得住。凉州边上,自古便是兵马重地,朝廷在那头也养着不少归附的西羌部族,真要起了火头,一时半刻也烧不到县里来。」

他说着,语气一缓,话锋却轻轻拐了个弯,落在了姜义身上:

「只是一事归一事。亲家公府上,那地方……偏就卡在两界交界的坎上。」

「若真有个风起云涌,头一拨浪头,怕就要先打到你们那边去。」

说到这,他抬眼看了姜义一眼,声音压得更低了些,却也更稳:

「依我瞧着,不如趁眼下还算安稳,将家中老小暂且搬来县里住上一段。」

「哪怕将来真出了点风浪,无论是奔州府寻援,还是转个地头避一避,总比困守原地来得从容些。」

这话说得诚恳,句句落在实处,显然是斟酌过多番才开的口。

姜义却只是拈着茶盏,缓缓一晃,盏中水光微泛,未曾立刻答话。

这番话,他心里是听明白了,是好意,没半分虚头巴脑的客套。

只是那片村子,那点薄田老屋,却不是说搬就能搬的物什。

再者说,真到了风浪起时。

郡县里的高墙厚瓦,与自家那头山后的老林子,到底谁更扛得住祸乱,也未必就说得准。

他正寻思着要如何找个由头,将这番好心婉婉挡回,堂外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脚步。

只听得「咯吱」一声门响,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快步掠了进来,穿戴还算整齐,脸上的神色却有些慌乱。

连规矩礼数都顾不上打,只俯身凑近李云逸耳边,低声说了几句。

姜义虽听不清那几句低语,却瞧得明白。

亲家公那脸色,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由红润褪成灰白。

原本端得安稳的那盏茶,也不觉一抖。

只听得「叮」的一声脆响,杯盖轻撞盏沿,不重,却敲得人心头一紧,堂中气氛登时一滞。

那管事低头退下,脚步还未出堂,李云逸像是才从一场冷梦中惊醒。

缓缓放下茶盏,指尖僵硬,落在桌面上的那一瞬,竟带了丝不易察觉的抖意。

他抬起头,眼神落在姜义身上,唇角微动,却迟迟未出声。

半晌,才像是把一口风乾的气吞了下去,低声吐出两个字,嗓音哑得像是从喉头里刮出来的:

「……坏了。」

话音落下,他又顿了顿,嗓子微哑,神情里竟多了几分不敢细说的迟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