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家的小顾顾真棒!”
宋顾顾更加开心。
顾志勇“嘘”了一下,“妈妈在睡觉,我们不打扰她。”
父女俩静悄悄离开。
宋青燕在小房间里睡了一个好觉。
醒来,身体再次恢复到精神饱满的状态。
站在床边,往楼下看了看。
还没到营业时间,饭馆外面的街道上已经排起了长长队伍。
跟宋青燕之前推测得那样,晚上饭馆的人气比中午更加火爆一些,忙得大家简直是脚不沾地。
营业结束时间也跟中午一样,一直在推迟,直到深夜12点才关门。
宋青燕算了算今天的营业额,非常的可观,足足有五位数,还不是一字开头。
她也不是小气的老板,在员工们打扫完卫生,准备离开时候,她给每人都发了个红包,“今天大家辛苦了。”
红包不是个小红包。
大家拿到手里,一看里面包得钱,脸上的笑容简直要比头顶上的白炽灯还要耀眼。
“谢谢老板!”
大家兴奋地感谢。
宋青燕:“大家回去路上小心,到家好好休息,这几天应该都会很忙,等过了这阵,再安排大家休息。”
太忙,的确挺累的。
可宋青燕大方,给的待遇好,工资高,另外还有丰厚红包,大家对忙也就没太大排斥。
第二天,饭馆的客流量比昨天还高出一大截。
除了大众对饭馆高度的评价,稳住了不少回头客,再口耳相传引来不少新顾客,唐糖的报社也帮了不少忙。
今天报纸头条上大幅度报道了昨天饭馆开业的盛况,除了盛赞饭馆各方面的好,其中两句“全安城人都知道的圆爱饭馆”、“来安城游玩,只有去过了圆爱饭馆才是不虚此行”,更是引起了更多民众来圆爱饭馆。
前面一句,如果本地安城人从没去过圆爱饭馆,好似显得不是正宗的本地人。
后面一句,报纸上都说了,来安城得必去圆爱饭馆才是不虚此行,为了不白来一趟,再怎么着也得去瞅瞅看看。
这报纸上面的报道,那都是很好的广告。
宋青燕把今天的报纸给塑封好,装进跟报纸差不多大小的相框里,再给挂到饭店里右手边的墙面上。
这面墙上已经挂了相同的两副相框。
相框里也都装着报纸。
一张报道着她是全安城第一个办下营业执照的个体户,另外一张报道着她家圆爱饭馆是全安城第一家私营饭馆。
位置显眼,即使不用踏进饭店里,站在门口也能够看到墙面上挂着的三副相框。
视力好的,报纸上的内容也能够看得清清楚楚。
饭馆本身评价就好,再有报纸的加持,久而久之,圆爱饭馆在大家心目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量。
只要下馆子,肯定得要首选圆爱饭馆。
不过,也因为圆爱饭馆的火热,不少人看着眼红,也纷纷有了,也想开一家饭馆的念头。
在圆爱饭馆开业两个月后,斜对面的破房子突然开始装修。
装修就装修吧,还跟当初的圆爱饭馆一样,也用块非常巨大的防雨布给罩了起来。
这种熟悉的操作,宋青燕立马有了猜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