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,陶成钢又说要保证游戏品质,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创新。巴拉巴拉。
全场掌声雷动。
尤其是小型游戏公司的创始人,他们跟陶成钢天然亲近。甚至视陶成钢为偶像,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逐梦成功。
「草根」逆袭的故事,放在哪里都能引起同类者共鸣。
近一年来,新增了上百家游戏公司。
这些小公司的创始人们,除了梦想啥都缺。今天他们来参加展会和游戏论坛,无非想获得更多支持和资源。
他们想成为第二个陶成钢!
这个论坛分会场,是专门讨论免费MMO游戏的。
陶成钢讲完之后,下一个便是史宇柱。
两人完全属于两个极端。
陶成钢一直说自己缺钱做游戏。而史宇柱呢?
「我做事情从来不吝啬。《征途》的前期研发就花了4000万,而且大部分花在员工薪水上。刚开始,研发团队只有20人,做着做着最后变成200人……」
最⊥新⊥小⊥说⊥在⊥⊥⊥首⊥发!
「最初的20人团队,我每个人都给了公司期权,并且给他们开全行业最高的工资。我还自己投资,用了一千多万自建伺服器……」
「全国的每个省份,我都建立了分公司,从二级城市要一路地推到小县城。我的地推团队,已经发展到2000多人……1亿美金直接砸进去,再拿1亿美金做储备!」
「做游戏有什麽秘诀吗?其实很简单。这个行业的竞争,并没有想像中那麽激烈。有钱人非常有钱,丁三石30亿现金在那里放着……」
「但是大部分公司开发一个游戏,拿出两三百万都紧巴巴的,后期根本跟不上……陶总的《权御天下》属于异类。投资在500万以下的游戏,成功率不到10%。而投资2000万以上的游戏,没有一款是失败的……」
史宇柱在台上讲得激情澎湃,台下听他演讲的同行们却皱起眉头。
甚至感到恐惧。
两相对比之下,把陶成钢衬托的更可爱。
现场记者更是兴奋起来,他们已经知道该怎麽报导:资本与草根同台竞争,到底谁能够笑到最后?
陈贵良所在的论坛分会场,主题却是休闲类网游。
嗯,《三国杀》也被归类为休闲网游。
同行们都是类似《劲舞团》丶《泡泡堂》丶《跑跑卡丁车》之类。
三国题材的也有,比如《三国策》,一款策略对战游戏。似乎名不见经传,但其实还挺赚钱。而且被代理到了小日子,在那边比《三国杀》更受欢迎。
「在座的有很多大厂代表,他们刚才的发言非常精彩,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……」陈贵良的演讲非常有礼貌。
反正不存在竞争关系,拍几个彩虹屁惠而不费。
陈贵良继续说道:「在场还有许多新公司的创始人。我也是刚从那个状态过来的,知道资金不足开公司是什麽滋味。我一直认为做游戏不要盲目,没钱有没钱的搞法……」
「《三国杀》就是开辟新的赛道,才能避开跟大厂竞争。做休闲类网游更该如此……」
「皓宇科技的《三国策》就非常厉害,而且还获得很多大奖。比如去年的国产网游十大影响力品牌等等……」
「哈哈,同样是做三国题材的,而且公司都开在HD区。我在北大,王总在清华,以后可以搞联动嘛。毕竟清北一家亲……」
此言一出,全场爆笑。
皓宇科技的王锐,坐在下面哭笑不得。
他比陈贵良更早创业一年。
一个在清华科技园,一个在北大科技园。一个做《三国策》,一个做《三国杀》。
而且都成功了。
有好事者称他们为「清北双璧」。
论坛结束,王锐主动过来跟陈贵良握手:「回京城再喝几杯?定在清华西南门外的烧烤摊如何?那里距离你的公司也近。」
「可以,反正是邻居。」陈贵良笑道。
这家伙已经30岁了,以前在清华同方工作,后来加入过金山软体。
十多年以后嘛,好像做投资去了,还整什麽区块链。
除了王锐,还有一大群小型游戏公司的创始人围过来。
他们竞相给陈贵良递名片,想请陈贵良点评他们的游戏。有些游戏甚至属于半成品,目的无非想让陈贵良投资。
陈贵良投资过陶成钢,而且游戏成功了。
小公司老板们资金不足,也想复刻一下。指不定陈贵良就真愿意砸钱。
陈贵良欣然收下十多张名片,他还真打算好生接触一下。
万一发现有潜力的游戏呢?
就算没有发现好游戏,也能认识一帮有创业热情的游戏从业者。等他们创业失败走投无路时,游戏科学或许还能趁机吸纳几个人才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