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章 干劲十足(1 / 2)

第168章 干劲十足

在理解了陈程对鱼塘的定义之后,对产品最敏感的肖鹏问了陈程一个问题:

「陈总,我们要不要开放鱼塘的注册?」

「我的意思是,比如虽然系统默认有了咱们江城大学的鱼塘,可是咱们江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同学,是不是也可以在里面开一个计算机学院的小鱼塘?」

「而且,我觉得小鱼塘应该不单单局限在学校下面的某个学院,如果大家有什麽兴趣爱好,是不是也可以成立一个相关的鱼塘?」

陈程听了,眼前一亮。

这不就是贴吧的思路吗?

肖鹏竟然能举一反三的想到这一点,脑子里果然是有点东西的。

如果鱼塘建立的权限在官方,那官方就根据每一所教育部门登记在册的学校,直接生成该学校的鱼塘。

这并不会给用户自创新鱼塘的权限。

一旦开放这个权限,那就等于是摸到了贴吧的脉门,世间万物,只要不违法违禁,都可以用来注册一个鱼塘。

联想到贴吧上辈子的历史,陈程称赞道:「肖学长的想法很好,如果我们把创立鱼塘的权限开放给所有用户,那鱼塘恐怕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,这样的话,用户喜欢什麽,就可以创建一个以什麽为关键词的鱼塘,很有想法。」

说到这里,陈程笑道:「不过这种情况还不适合现阶段的我们,完全开放的权限,会导致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『鱼塘」,甚至有的鱼塘可能只有创建者自己,这对我们的资源会造成比较大的浪费,而且我们要一步步的来,不能一次给用户太多,给太多他们反而不会珍惜。」

肖鹏听了,微微点头说道:「有道理,一次性开放太多鱼塘,用户可能就太分散了。」

陈程赞同的说:「我们第一阶段,就是坚决以学校为基准,每一个学校,系统自动生成一个鱼塘,不给用户自建鱼塘的机会,否则的话,到时候用户太过于分散,就失去了「大学」这个鱼塘的天然边界感。」

「有的时候,用户需要边界感。这就像足球联赛,每个俱乐部的粉丝都需要一个主场,这就是明确的边界感。」

说到这里,陈程把贴吧的产品思维换了一下,笑道:「不过,我们可以把大鱼塘下面的小鱼塘,当做一个任务奖励,用来激励大鱼塘里的用户。」

「比如,当江大这个鱼塘的用户超过五百人时,这个鱼塘,就具备了开一个新鱼塘的资格,往后,每增加五百人,都可以申请开一个新鱼塘,至于新的鱼塘叫什麽,是给计算机学院,还是新闻传播学院,还是外语学院,就要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,我们可以让鱼塘里最活跃的一批用户每人发起一个选项,然后交由五百人共同投票,哪个小鱼塘的票数多,就开通哪个小鱼塘。」

「这样一来,到时候江大各大院校的同学们,都会抢着开通自己学院的小鱼塘,那他们就必须要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,比如多拉一些用户丶拉一些选票和支持者。」

「而且,小鱼塘不局限于某个学院,也可以是某个关键词,比如江大如果到时候有很多游戏爱好者,那他们就可以申请在江大的大鱼塘下面,建立一个游戏小鱼塘,只要他们能拉到足够多的支持票,就能把这个鱼塘建起来,到时候每一个小鱼塘都是大家努力争取来的,人气上肯定也能有所保证。」

「我们甚至可以在小鱼塘里,加上一定的考核标准,比如每天至少有十人以上登录签到,连续五天不足十人签到的鱼塘就要面临系统的「回填」,大家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小鱼塘,谁也不想它被系统回填吧?如此也能保证大家能坚持参与互动。」

贴吧的陨落,一部分是因为运营公司利益至上的本质,一部分也与松散管理丶秩序混乱脱不开干系。

陈程的想法相对简单,他做校内网也不是什麽钱都要赚,不是所有的空白位置都要挂上GG,

也不是每一个鱼塘都要明码标价的卖掉,他更希望把校内网做成一个乾净清爽的圈子,然后在这个基础上,搭建一套健康合理的盈利逻辑。

肖鹏是真没想到,自己只是提了一个自定义鱼塘丶自建鱼塘的想法,陈程就能找出这个想法的利弊,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优化的解决方案,在他看来,陈程给出的方案也明显更合理丶更成熟丶更长远。

一个靠谱的老板丶一个靠谱的产品,让肖鹏对校内网的信心大增,他对陈程说:「这个需求不难解决,我觉得大家辛苦加加班,最快下周应该就能上线。」

唐佳凯笑着说:「陈总,肖学长搞开发的能力是很强的,他去年就跟导师一起搞过学校的内部管理系统,算是有大型项目的参与经验,我觉得咱们的开发,以后可以由肖学长来主导。」

陈程自然没有意见,爽快的答应下来,道:「那就由肖学长牵头,尽快启动。」

这个中午,川菜馆二楼的校内网创业基地一下就进入了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。

为了鼓舞士气,陈程中午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忙活,又张罗川菜馆的老板给大家准备盖浇饭的菜单,让大家吃上了人生第一顿工作餐。

陈程最终给大家制定的工作餐标准,就是一份盖浇饭搭配一碗汤,盖浇饭种类繁多,汤也有五六种可以选择。

对社会上的白领来说,这样的饭菜自然谈不上丰盛,但是对这些还没出学校的大学生来说,饭店的小炒盖浇饭,档次比食堂的大锅饭要强多了,平时也不是每天都能舍得吃的,更何况一天还管两顿。